1. 海外:增长不再加速,通胀预期上行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不再加速,市场预期持续向好的经济体仅美国,还看不到增长衰退的信号。美元指数持续下行,美国通胀预期的提振在未来一段时间极有可能影响资产定价。特朗普财政刺激或加速美国经济过热,进一步抬升通胀中枢,“贸易战”也加剧了对通胀上行的担忧。

2. 国内:金融与新产业的中期逻辑未变

旧产业退出趋势已经明确,债权资产的转移在相对有序的进行。年初以来,政府对新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提升了核心金融资产的吸引力。由中期经济环境看,金融(尤其是银行)和新产业的机会相对确定。

3. 经济增长:预期已经调整,周期品宏观风险不大

2017年末,市场对中国经济延续高景气有较高的期望,经济的“韧性”更多来自表外资产扩张,直到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后,该趋势才得以有效遏制。预计在2018经济景气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概率并不高,当前周期股的估值与盈利不会面临较大的宏观风险。

4. 通胀:不会触发政策应对

一季度的物价情况比较符合预期,考虑到二季度需求进一步明显低于预期的概率不高,PPI环比大致与去年同期持平,物价水平尚不足以在二季度影响货币政策,也不会成为宏观政策的关注焦点。周期类行业的盈利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也不大。

5. 利率走稳,汇率小贬

目前监管政策的影响主要在执行层面,对资金价格和市场预期方面的冲击较小,监管效率明显提高,总的来看,推高利率的力量预计在未来三个月有一定的下降,利率水平大概率不再明显上升,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跌与美元指数涨跌的镜像关系也会更确定的维持。

6. 贸易战:难改经济中期趋势,短期将反复影响市场

市场
影响
从短期对市场的影响看,一是直接体现在部分产品的关税上;二是贸易战促使整个市场对中国海外发展环境再认识,后续国内市场对贸易战和相关战略上的变化会更加敏感。

对冲
措施
一是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中,更强调解决结构上的问题,更强调轻重缓急。二是对地方政府杠杆下降的要求,会部分兼顾到基础设施建设增速的稳定。

7. 不改初心: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近期市场短期纷扰增多,更应勿忘初心。国家最高层已明确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更加呼唤新模式、新经济和新动能。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是战略前瞻,是既定方针,在“贸易战”等短期干扰下将依然保持定力。

8. 宏观判断的风险

经历年初金融板块的大幅波动后,市场反应可能较为迟钝,叠加经济预期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金融板块的短期表现。通胀率如果上行到单月数据触及3.0%,会影响到货币政策。贸易战若出现进一步升级、大国摩擦情况明显加大的情况,对美出口较多的公司会出现明显的压力,市场的上行空间也会进一步受到压制。

1. 行业业绩回顾展望及估值概览

板块业绩方面,创业板、中小板2017年业绩承压,2018年业绩出现企稳回暖迹象。主板、创业板业绩剪刀差收窄,创业板性价比提高。板块结构方面,龙头效应仍将延续。相对估值方面,大消费分化显著,周期行业进入估值底部。

2. 成长:业绩验证将是后续主要驱动

2018年2月以来,受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行业表现强势。资金方面,多只创业板指数基金出现明显的资金流入,成长行业超额收益明显。成长行业后续驱动可能由风险偏好转向业绩验证。

3. 周期:预期差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总需求回落,周期性行业进一步趋严的概率较低,景气高点已现。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低位与复工带来的需求季节性回暖及环保限产政策对供给端的扰动等造成的市场预期差,将为为周期行业带来交易性机会。

4. 消费:需求+估值指向必选消费

在总需求大概率放缓的背景下,部分可选消费行业将受到冲击,而必需消费品对经济景气度相对不敏感,同时还可能受益于通胀预期升温,因此其基本面优于可选消费。

5. 竞争&开放:贸易政策的行业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行业影响美方方面,贸易战涉及行业面广,打击分散。精准打击中国制造2025,高端制造受影响最大。中方方面,大豆、汽车、飞机受影响最大,短板产业未被涉及。

开放政策的行业影响汽车领域上,放宽车企股比,对于燃油车影响有限,主要影响新能源车,尤其是特斯拉国产化。关税下降的影响,需要看下降幅度及节奏,中短期较小。金融领域上,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长期而言是利好。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对于证券行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对外开放提速对于国内保险市场的冲击较有限。

1. 资金供给:A股入MSCI有望吸引新增资金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将会为A股带来大量增量资金。国内基金公司也在近期发行跟踪MSCI中国A股成分的指数基金。因此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6月前后纳入MSCI都会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2. 资金需求:解禁高压不减

一季度IPO发行速度趋缓,对市场冲击明显减弱。二季度的解禁压力较大,是2018年解禁规模最高的一个季度,资金需求相比一季度也有大幅提升。因此,二季度的资金面压力较大。

3. 机构投资者行为:跟随风格小幅调仓

公募基金
风格变化
从不同时段的公募基金净值风格图来看,可以发现有较大的配置差异。据此判断,在市场出现较强的风格切换后,部分基金经理已经及时的跟随了市场的风格转换。

公募基金
季度持仓
根据公募基金公布的2017年12月底的组合持仓,可发现公募基金在继续增仓主板与减仓创业板。

四季度,公募基金连续大幅减仓电力及公共事业,对三季度大幅加仓的有色板块进行了大幅减仓,此外大幅减仓了电子、基础化工、计算机等行业。

从历史仓位来看,食品饮料、银行、钢铁的持仓比例处于近两年最高,基础化工、计算机、通信、农林牧渔、国防军工、纺织服装、餐饮旅游等行业持仓处于近两年最低位置。

4. A股风格转换:溯因和展望

(1)风格切换的因素分析

创业板的业绩反转预期为市场风格切换提供了可能,宏观环境与政府监管机构思路的转变,叠加新闻舆论的持续影响,是推动A股风格切换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更为中小创的行情带来推波助澜的效果。

(2)风格反转的制约因素

展望二季度,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大体维持稳定,对金融周期等板块的支撑不会明显减弱,利率与流动性并没有边际改善的可能,这对A股风格分化的持续性是一个挑战。同时,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质量趋于下行,是一季度监管层大幅收缩IPO数量和规模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存在自身的问题在金融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化解。

5. 独角兽对A股的影响

(1)监管层早已有意留住“独角兽”

独角兽多分布在新经济领域,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在境外交易所争夺新经济领域上市资源的背景下,中国监管机构也曾有意留住新经济在国内上市。

(2)“独角兽”的市场影响

独角兽对市场确实会产生较大的融资压力,其集中回归或融资将会直接冲击A股市场,破坏市场资金供需的平衡,也将重建科技股的估值体系与生态。最后也能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到新经济的红利,但并不能盲目乐观。

6. 港股:受贸易争端纷扰,二季度或有绝对收益空间

2018年一季度,内资对港股偏好显著增强,港股通资金流入额较2017年同期大幅上升。过去一个季度内资对港股的偏好,主要在互联网龙头、金融、汽车以及周期领域。港股在春节前后也发生了明显的风格切换,即春节前下跌之后开始的出现反弹行情,自春节后因中美贸易战而陷入偏弱震荡,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介入位置。

港股即使估值维持不变,主要指数在2018年或有绝对收益空间。结构而言,恒生中小型股指由于盈利增速相对较好,或跑赢市场主要指数。

7. A股、港股的配置建议

A股在坚持成长的同时,注意风格反复的风险,配置上宜均衡。

港股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AH股套利方面,而是要结合国内政策导向、估值与盈利的匹配性,寻找各行业内享有优势地位的龙头上市公司。

一季度初,债市受到金融监管加强的压力而调整,一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4.0%,此后受到春节、两会流动性维稳,以及经济增长转弱预期的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三月份美国如期加息及中美“贸易战”预期,助力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突破此前震荡平台,而下降至3.7%。预计2018年二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为主,收益率中枢在3.6-3.8%。总体而言,债市2018年仍难见到持续的反转行情,一是货币政策基调难以放松,金融去杠杆进程仍须推进,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不大,国际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债市难看到持续的反转,相对看好可转债的机会。

从供需的基本面分析,二季度油价维持高位,铜价向上的概率较大。黄金可能受到通胀预期的支撑,二季度或有小幅上行。

配置的原则

基于宏观策略的资产配置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决定一级资产配置的核心要素。2018年的宏观要素中,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相比较,流动性、企业盈利更加重要,此二者是目,基于新时代动能转换的令行禁止是纲,纲举目张。

一级资产配置:大类资产配置

在二季度,贸易战的扰动一时难以平息,金融监管仍在途中,同时经济周期预期有所企稳,A股港股有望获得小幅正收益,债券市场预计收益低于第一季度。我们也预计原油、黄金大概率小幅上行。

二级资产配置:稳中有进

从理念来看二季度A股港股难有趋势性行情,坚持既定的配置方案,才能不为短期波动所引诱或困扰,实现外稳内安。

从风格来看考虑各板块基本面与政策的博弈,成长已有较强的相对收益,二季度风格可能相对均衡。

从时点来看二季度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望企稳,成长的风格依然占优,但大幅跑赢价值风格的可能性不大。A股行业配置建议着重考虑政策催化与基本面的匹配,选取经济敏感性较弱、业绩基本面有转好预期,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方向的成长性行业作为进攻品种,以基本面稳健的必选消费、大金融行业作为底仓。

三级主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