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博时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9-08-27 12:25: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8年落成使用的基金大厦位于深圳福田核心区,毗邻深交所。在不少人心中,这座别致的大厦是中国公募基金管理行业的象征,博时基金正位于此。去年,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同龄的博时基金在此庆祝了20岁生日。

历史并非仅限于此,溯源至博时基金核心股东之一的招商局集团,更是脱胎于1872年发轫的轮船招商局。这家企业始终与民族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相连,不仅仅是百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周年的经济光谱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回到资产管理领域,博时基金始终是公募行业的泰山北斗。在与行业风雨同舟的21年里,博时基金这座巨舰始终引着行业逐浪前行。客户为先,稳健做锚,船头飘扬着的是一以贯之的“投资价值发现者”旗号。

伟大的航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作为“老五家”之一的博时基金也经历过自身的转型阵痛。而在公司董事长张光华、总经理江向阳等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到五年时间,博时基金重返巅峰,更走出了一条属于博时人自己的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

追求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的高增长,政策的持续助力,以公募为主的资管行业飞速发展,一时间万物生长,“洗牌”似乎成为了行业的关键词。

时间回到2015年7月,董事长张光华、总经理江向阳等新一任领导班子初掌博时基金。那时的资本市场,仍然沉浸在剧烈震荡的风波之余,全社会“谈股色变”。而博时基金也正在低谷砥砺,规模排名一度从行业前三滑落至十余名开外,一时间似乎暂别鼎盛。

然而,仅仅五年时间过去,博时重新站稳了脚跟,坚定站在行业顶级序列。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末,博时基金旗下管理185只公募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逾9345亿元,其中核心公募管理规模逾2699亿元,行业排名前三,累计分红超980亿元。

而从业绩来看,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末,博时基金旗下产品(不含当年成立新基金和清盘产品)今年上半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共有61只基金排名同类前1/4,35只基金排名同类前十,11只权益类基金年内回报超30%,5只基金问鼎同类冠军。长期来看,成立以来业绩实现翻倍的基金共有12只。

市场瞬息万变,竞争者你追我赶。这五年间,博时基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首先我们始终明确,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江向阳如此阐述。

2015年前后,随着政策助力,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但其中亦不乏挑战。行业中,一味“冲规模、拼排名”的情况一度普遍。在江向阳看来,单纯追求规模的发展方式,显然并非长久之计,不仅耗费社会资源,于持有人于股东皆无大益。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层面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表述。而在江向阳的理解中,基金公司作为微观经济个体,一定要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与宏观政策紧密匹配,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节奏切实吻合。

与此同时,江向阳强调,在金融行业里,风险收益往往呈现对称关系。作为金融企业更要注重防范风险的能力,尤其是在国家去杠杆等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作为金融企业更要守好防风险的底线。

“效益规模均衡发展,发展质量优先。”江向阳谈到,这是近五年来博时基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他看来,博时基金选择的这条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也符合博时基金董事会的要求,更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裨益广大持有人。

推动“投研四互”

落到实处,江向阳认为所谓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而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如何为客户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复利投资回报?第二,如何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服务?

而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江向阳认为“核心在于投资,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最重要的竞争力在于投资研究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聚焦于此。

成立21年来,博时基金始终坚持“价值投资、责任投资、长期投资”,投研团队有着良好历史业绩以及厚重积累。社保专户方面,2002年12月成为首批社保管理人以来,屡获官方A档考评。公募产品中,以博时主题行业为代表的产品线享誉社会,受众广阔。而这背后,正是博时基金投研部门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实现,与对卓越的孜孜以求。

然而,作为具有优异业绩的头部公司,如何使得投研体系更加有效地运转,更贴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需求,是江向阳一直以来思考的课题。

实际上,行业内关于投研一体化探索讨论由来已久,江向阳一针见血将问题原因总结为“两张皮”、“多张皮”。从研究和投资的协同配合而言,是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的背离。面对资管行业高质量增长的要求,依靠“研究部门出报告,投资部门做选择”这种颇为割裂的传统方法,早已难以为继。

江向阳指出,一般而言,研究部主要的研究思路,在于前瞻性、独立性、长期投资价值判断,但并不考虑具体投资策略,主要关注企业基本面。而作为投资部门,要对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关注市场定价机制,把握合理估值水平。

博时基金的思路是,将两者紧密结合,结合基本面、估值,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投资决策。此外,博时权益投资成立了多个投研一体化小组,并在固收、量化、绝对收益指数、海外投资等部门普遍推广落地。

江向阳介绍,博时基金的投研一体化改革中,另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投研四互”,即“互联、互通、互信、互促”。这要求每一个投研岗位之间的信息交流通畅,为此博时还专门研发了一套投研管理平台。在通联的基础之上,也明确让投研人员的权责体系,使其可以做到相互信赖。同时,投研成果互相分享,投研人员互相交流碰撞,共同充实提高。

“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这是江向阳对投研团队的首要要求。在此基础之上,他希望“编织一张投研的网,让信息在其中流通,让每个节点的人都有担当、有贡献。再加上博时投研文化的烘托,整个投研团队生机勃勃。”

坚守价值初心

去年7月份,在博时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上,出现了数位自成立起即持有博时主题行业的15年的老基民。其中一位老先生与现任基金经理王俊的合影被发到了朋友圈,让记者记忆犹新。

坚守价值初心,在时光的洗练下更显珍贵,这是博时一路走来始终与客户同在的最佳实证。高质量发展之路,最终受益的将会是每一位持有人。

“博时基金一直将客户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江向阳表示,除了投资质量之外,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也十分重要。

江向阳指出,行业内一直存在围绕产品驱动与市场驱动的争议,而这两个方向基本决定了基金公司发展模式的导向。博时基金的选择是坚持多元风格,不断探索将两者有机结合。

2018年以来,博时基金相继推出业内首批央企结构调整ETF,并于近日首批获批央企创新驱动ETF,成为目前业内唯一一家同时覆盖两只央企主题ETF产品的基金公司,体现出博时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大方向上的决心和使命感;债券指数创新方面,博时发行了首只跟踪中债1-3政金债指数基金、首只跟踪3-5年进出口行债指数基金、首只5-10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并积极推动跨市场国开债指数ETF产品创新,为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新工具,实现了长中短端全方位布局,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只有策略匹配,加上投研支持,才能在产品上出成绩,得到让客户满意的结果。”江向阳表示。在未来,博时将会在产品端持续发力,在绝对收益、养老投资、权益指数等方面多点布局。

“当然这一切,都伴随着市场体系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江向阳看来,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输出,客户购买的不仅仅是基金产品,更是博时一整套完备的系统与服务。这就要求博时在市场体系方面充分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做到心怀客户,而且要在专业上能够理解客户并提供相应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更好地引导客户做好资产配置。与此同时,博时金融科技发展也从未掉队,互联网线上平台和强大的IT管理系统持续为市场体系持续提供助力。

责任驱动未来

科创板的诞生,无疑当前中国资管行业的头等大事。

6月17日的《清华金融评论》刊表了江向阳的署名文章《从0到1,科创板时代价值投资的新定义》。文章中对于科创板独到的见解,不啻为业内认知的典范。

“这将是承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科技产业‘从0到1’的孵化器。”这是江向阳对科创板的认知。在他看来,科创板投资绝非炒作,而是一种新的定价机制,将会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一个全新体系。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江向阳认为,科创板更将会是“科创板带来的多层次考验,是机构投资者的高考”。对于这场高考,博时基金的态度始终是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据悉,博时目前专门针对科创板投资的团队已经超过30人,在业内属于领先。

“作为机构投资者,必须是把资源配置到国家经济产业升级转型最需要的地方。”江向阳表示“这是一种信仰,博时基金必须积极参与。但是我们也相信,随着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可以为持有人赚到钱。”

科创板之外,不断开放的金融格局也使得行业机遇与挑战加剧。外资入华来势汹汹,理财子公司等资管新业态虎踞龙盘。

然而,江向阳对此态度明朗,且深具预见性。

江向阳认为,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全球一流的资管机构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本土基金公司和外资机构基因不同,优势各异,可以实现合作互补,带来新的业务机会;中国基金公司也可以再竞争中学习提高。

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是新型业态,有待于专业资管机构提供优质产品和组合投资服务,博时基金高度重视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潜在合作机会,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行业生态。

基金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